通敌?2016年,中企为印度造世界最大炼钢高炉,为啥不在中国建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8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通讯基建无国界,中企助建印度最大炼钢厂引发的思考

最近有条消息在钢铁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- 中冶赛迪在印度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炼钢高炉。这座位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Kalinganagar基地的庞然大物,容积达到惊人的5873立方米,比国内大多数高炉都要大上一圈。

不过这个消息一出,立马引来了两极分化的反应。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工程技术实力的又一次证明,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 -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,帮助印度建设如此大规模的钢铁项目,这不是"资敌"吗?

说起来这个项目还真不简单。2015年11月,中冶赛迪在和英国、韩国、意大利等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,拿下了这个项目。当时印度方面的目标很明确 - 要把塔塔钢铁的年产能从3000万吨提升到8000多万吨。

网上有评论说:"这不是帮印度做大做强吗?这些钢铁说不定就用来造军工了。"知名科技评论家项立刚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直言不讳:"五矿怎么想的?就为了挣这点钱,把咱们的核心技术都输出了?"

这些担忧确实不无道理。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,产能再上一个台阶对国际钢铁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。再加上印度还对中国钢材征收高达30%的关税,这事儿看着确实有点憋屈。

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想想。2016年那会儿,中印关系还处在一个相对缓和的阶段。就在那年6月,两国还签署了金融合作备忘录。况且咱们的钢铁工程技术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,光中冶赛迪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就有十几个亿。

"技术泄密"的担忧其实不太现实。核心技术都是加密的,等印度研究明白这座高炉是咋建的,咱们的技术早就迭代好几轮了。而且通过这次项目,中冶赛迪自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
再说了,现在中冶赛迪的客户里有42家是世界前50的钢铁企业。为啥人家都愿意找咱们?就是因为中国基建的金字招牌 - 质量好、工期准、性价比高。

有网友说得好:"与其纠结这是不是资敌,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个案例变成未来合作的样板。"确实,在国际合作中,只要不触及原则底线,互利共赢永远比零和博弈更有意义。

我听一位从事钢铁行业20多年的老工程师说:"你得明白,这些大型工程不是光靠图纸就能建成的,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。这次在印度建高炉,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练兵机会。"

到现在为止,这座高炉已经平稳运行好几个月了。它不仅证明了中国工程技术的实力,更展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。与其纠结当初的决策对错,不如把目光投向未来,思考如何在国际合作中赢得更多主动权。

参考文献:

中国钢铁新闻网-《从"走出去"到"走进去"——中冶赛迪持续为"一带一路"建设提供新动力纪实》

光明网-《让传统钢铁行业"结出"智能低碳"新果"》

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-《印度钢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未来全球钢铁原燃料市场竞争加剧》

环球网-《印度将对中越部分钢材加征关税,专家:长期来看,不利于印度自身产业发展》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热点资讯

全力维护城市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!陈吉宁龚正检查节日城市安全运行服务保障

国庆中秋假期将至。市委书记陈吉宁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龚正近日分别前往综合交通、安保联勤、医疗急救等市级指挥中心及重大工程施工现场,检查国庆期间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。陈吉宁指出,确保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、市民群众欢乐祥和过节,决不能有丝毫侥幸麻痹,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。要坚持在岗在职在责,压紧压实各方责任,精细下好“绣花功夫”,持续提升服务品质,把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抓得更实更细,全力维护城市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。 今年国庆、中秋八天长假,上海预计迎来大客流、大车流,保障市民...

相关资讯